close

  本報褐藻糖膠記者 徐瑞哲 李愛銘
  在上海,3到6歲幼兒入園率、義西裝務教育入學率、高中階段入學率均接近100%,高等教育也在全國率先進入普及化階段。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指標,上海已提前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於這樣的“教育高原”,要進一步造山成峰,還需整體抬升底部。為此,教育部與上海市於2010年簽約戰略合作,共建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3年多來,上海教育在全國教改中先行先試,進入深水區。
  “平均海系統傢俱拔”高位均衡
  “Good morni莊臣ng,MissWang!”南橋新城大型居住區內,“奉賢福山外國語小學”的孩子們書聲琅琅,發音字正腔圓。
  奉賢地處上海遠郊,但隨家長遷居至此的孩子,跟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孩子一樣,接受福山外國語小學集團積澱幾十年的優質英語教育。今年,奉賢福山外國語小學開設4個班,共130名學生辦公室出租,師資以老帶新,課程共享互通。
  盤整全市資源、促進教育公平,是教育綜合改革核心任務之一。如今,上海郊區學生也開始享受中心城區教育資源輸出,“委托管理”這個新名詞廣為知曉。近年來,全市“打統賬”配置各校經費標準、師資隊伍、教師收入等,統一抬高底部,縮小校際差異,謀求高位均衡。
  在中心城區,“擇校”反映了許多家長對教育的熱望,也是教育發展的難點。兒子被就近劃片進洵陽路小學,曾讓石泉社區的孔女士有些猶豫。沒想到,這5年間,孩子當上班級學習委員,還學會了吹口琴。“家門口就有好學校,我們讀初中也會就近入學!”教育質量大提升的洵陽路小學有個新名頭——“新優質學校”。與以往熱門的名校不同,全市40多所“新優質學校”招收的多是周邊普通家庭子女,甚至是外來務工者隨遷子女。從“要資源”到“練內功”,上海通過教科研專業項目組扶持“新優質學校”內涵發展。
  在 “平均海拔”較高的上海高等教育領域,今年部市合作、院市合作大力推進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今秋,籌建中的上海科技大學迎來首屆300名研究生新生,指導他們的老師中有12位院士。不但如此,上海科大還設有兩個由諾獎得主和美國院士擔綱的研究所,剛剛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耶魯大學教授羅斯曼已接受上海科大免疫化學所教授聘書。他已制訂好研究計劃,開始組建研究團隊,在所內建立核心實驗室。
  “他山之石”壘石造峰
  外部資源,尤其是世界一流教育資源,正越來越多地成為上海壘石造峰的“他山之石”。
  今年,部市雙方再簽《共建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綜合改革試驗區協議》,共同探索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的新機制與新模式,將上海打造成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適應的國際教育中心和國際學術創新中心。
  9月,首座中美合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開學。近300名首屆本科生,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學生只占半數。美方校長、原康奈爾大學校長傑弗里·雷蒙說,據他所知,世界上幾乎沒有一所大學本土學生與國際學生之比達到1:1,這絕對是教育全球化。下轉◆5版(上接第1版)更被學生看重的體驗在於,上海紐大帶來了美式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翻開課程表,“核心課程”包括社會與文化基礎、數學、科學、寫作、語言五大模塊,強調多學科融合。以“科學基礎”這門課為例,橫跨 “理化生”,並由3位美國教授聯合授課。
  在中學,外籍師生也將成為老師和同學。今年,一條“上海高中引進中外合作辦學”的消息被家長爭相傳遞。七寶中學與美國德懷特學校簽約合辦高中,招收中外籍學生。
  從“出國留學”到“在滬留學”,國際教育資源引進,正被滬上學生和家長熟悉。“國際視野”正成為教育借鑒、比較和提升的新維度。幾十所高中與美、英、法、加等近20個國家的課程合作,讓學生們 “足不出滬”就嘗到原汁原味的國際課程。與此同時,國際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頭腦奧林匹克大賽、機器人國際大賽……越來越多上海創新型學生現身世界舞臺。
  “經緯坐標”調配權重
  期中考試?根本沒有!期末考察?好像不難。
  靜安實驗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們,在課間操場上玩得開心。學業不緊張,因為學校在全市測評中的成績都達到了“優”。還因為,成績在上海中小學的評價體系中,從原來的“唯一”變成了“十分之一”。
  從唯分是圖到應試操練,單一的成績評價一直是中小學教育廣為詬病的問題。“教育評價是教育改革的牛鼻子”,作為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上海開始嘗試破題——集全球各地專家智慧、投專項資金支持、吸收國內外評價指標之長,“綠色指標”去年問世。
  評估學校辦學質量,不再是學業成績排名“一列縱隊”,名校一騎絕塵、弱校墊後;當前,一張十邊形的“綠色圖譜”取而代之:課業質量、師生關係、作業多少、睡眠時間、學習動力、體質健康等10個維度,全面記錄和考評。
  綠色指標,成為教改的新 “指揮棒”。關註學業成績,更關註背後的付出;關註學業質量,更要關註快樂和健康成長的全過程——教育部今年6月發文,在全國推廣實施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輕負擔、高質量”的學校受人矚目,“高負擔、低質量”的學校開始檢討……
  事實上,“綠色指標”的思維方式,與上海探索高校分類管理和分類指導的思路異曲同工。市教委表示,若按學校辦學經費和教研實力“排隊”,滬上60多所高等院校,從“985”到“211”,從老本科到新升本,乃至高職高專,各校必成一路縱隊,難有後來居上者。根據不同類型、不同特色高校,加以不同標尺來管理、指導和投入,“多列縱隊”就能分出排頭兵,也能在同類學校中辦出世界一流,創造不少學科專業的高峰。
  評價標尺改革,“倒逼”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區”。要想“輕負擔、高質量”,課堂教學如何激發思維?課後作業如何精當?……以至於推進高考制度改革,探索多元化招生考試制度,如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自主招生考試以及高考是否可以“合併同類項”,避免功能“重覆建設”?又如“學業考”對接名校“自招”怎樣為高考應考切實減負?
  一個又一個追問,推動教改繼續負重前行,攀向更高的海拔。
  (原標題:“教育高原”整體抬升底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vcngncc 的頭像
    cvcngncc

    Mt Everest

    cvcngn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